▏IPO一波三折。
(资料图)
2021年10月,国货彩妆品牌毛戈平出现在证监会发审委会议审核公告中,显示首发获通过,这一消息如同一块重石砸向沉寂五年之久的水面,瞬间激起万重浪。
▲源自证监会官网
当外界都以为“A股国货彩妆第一股”即将诞生,从2016年就开始“苦苦”等待IPO的毛戈平终于迎来“曙光”时,浪花入水,却再次回归沉寂。与其他过会后不久就正式迎来挂牌上市的企业不同的是,直到如今,毛戈平也未能顺利迎来敲钟。
而在近日,毛戈平因成立新公司再次被外界关注。
据企查查显示,2022年12月29日,毛戈平化妆品股份有限公司全资持股成立杭州星屹股权投资有限公司,该公司法定代表人为毛霓萍(毛戈平姐姐),注册资本1亿人民币,经营范围为一般项目:股权投资(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
▲源自企查查
实际上,这并不是毛戈平首次对外投资新公司,自2008年起,毛戈平就陆续成立涵盖了批发零售、信息技术、形象设计、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以及金融业等多领域的11家公司,目前处于存续状态的共8家,且除一家企业毛戈平持股比例为95%,其余均为100%。
▲源自企查查
其中,同样是在2022年成立的杭州科韵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其法定代表人为毛慧萍(同为毛戈平姐姐),注册资本1亿人民币,经营范围涵盖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生物基材料制造;化妆品批发;化妆品零售;生物化工产品技术研发;生物基材料技术研发;生物基材料聚合技术研发等等。企业许可项目为化妆品生产。
如此“大手笔”布局研发生产和金融投资,不难看出毛戈平的上市决心。
▌▌成绩亮眼
作为成立至今已经22年,且在近几年又因国潮出圈的老牌国货彩妆毛戈平,在冲击A股国货彩妆第一股上,备受行业内外关注。
与其他本土知名彩妆品牌不同,毛戈平是少有的化妆师自创且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彩妆品牌。凭借炉火纯青的高超化妆技术,毛戈平早在二十多年前就声名大噪,为了进一步推广普及化妆知识和化妆技法,毛戈平成立形象艺术学校,并创建MGPIN毛戈平美妆品牌。
▲源自毛戈平官网
其招股书显示,毛戈平主要从事彩妆、护肤系列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及化妆技能培训业务,旗下拥有“MGPIN”和“至爱终生”两大品牌。其中,MGPIN是公司的核心品牌,定位高端品牌,以百货专柜直营模式为主;而至爱终生以经销模式为主,定位二三线城市的消费者。此外,毛戈平在北京、上海等七个城市均设有培训机构,为学员提供化妆技能培训服务。
在2014年至2016年,毛戈平营收分别为2.79亿元、3.21亿元、3.43亿元,净利润分别为4711.26万元、5462.47万元、5331.97万元。在2016年年底,毛戈平提交招股书,冲击IPO。
然而,在2017年更新了一次招股说明书之后,毛戈平IPO中止审查,此后,便一直处在“预披露更新”状态。如同IPO一样沉寂的,还有毛戈平在年轻人群体中的声量。
但伴随着网红经济、短视频、直播带货等行业的兴起和繁荣,毛戈平自2019年起开始了线下向线上的转型,通过与诸多知名美妆KOL合作,展示其高超的“换头”化妆技术,获得一众年轻人的青睐。此外,毛戈平本人入驻B站等平台,深度触及喜爱国创、国潮的年轻群体,不断加大品牌声量。
▲源自毛戈平官网
顺利抓住风口的毛戈平也迈入发展快车道。据企查查上公开的财务数据显示,在2018—2020年,毛戈平营收分别为3.89亿、5.56亿、7.30亿,同比增长27.96%、42.93%、31.29%;净利润分别为8188.46万元、1.26亿、1.75亿,同比增长16.89%、53.88%、38.89%。
▲源自企查查
虽然毛戈平并未披露近两年的财务数据,但从其不断携手各类国潮IP,频繁出现在大众视野,并在近两年双11活动中均取得亮眼成绩上看,毛戈平依然具有不小的发展潜力。
▌▌仍有短板
但这却并不意味着毛戈平就能顺利上市。如前文提及,过会前,毛戈平IPO沉寂五年,2021年成功过会之后,其上市动作一再停滞。上市“困难生”,名副其实。
一方面,毛戈平本身就存在不少问题。
比如,国货美妆的通病——研发短板。据其招股书显示,2014年至2017年上半年,其研发费用分别为244.69万元、305.11万元、342.27万元和157.17万元,仅占同期营收的0.88%、0.95%、1.00%与0.78%。截至2017年6月30日,毛戈平仅有15名研发人员,占公司员工总数的1.14%。
比如,严重依赖代工。招股书显示,截至2017年上半年,毛戈平旗下所有产品均为代工,无自主生产线,主要有委外加工、外协定制、直接外购三种形式。毛戈平旗下两大品牌成本构成均以委外加工模式为主,委外加工成本在总产品成本中占比超过50%。这一问题也在证监会审核公告中被提及,证监会要求毛戈平说明其向莹特丽科技、上海致新生物采购金额较高的原因和合理性,是否对莹特丽科技、上海致新生物等特定外协加工厂商存在重大依赖,是否存在外协加工厂商取消合作的经营风险等。
比如,高毛利问题。据其招股书显示,报告期内其毛利率水平高于同行业公司。以2016年为例,招股书显示毛戈平产品毛利率为82.82%,而资生堂和欧莱雅的同期毛利率分别为75.59%、71.58%。在研发能力、品牌知名度不如一线品牌的情况下,其毛利率高于一线品牌,这也引起了证监会的注意,过会公告上,证监会要求毛戈平说明这一现象的原因及合理性,说明其持续盈利能力是否存在重大不确定性。
▲源自毛戈平招股书
在销售模式上,毛戈平也被证监会问询。据招股书显示,报告期内,其产品的销售模式主要分为百货专柜模式、电商模式、经销模式、培训销售模式,前文提及,毛戈平旗下两个品牌采用了不同的销售模式。过会公告中证监会要求毛戈平说明两大品牌采用不同销售模式的商业合理性;不同销售模式下毛利率差异的原因及合理性等。
除了销售模式遭质疑,毛戈平也存在过度依赖单一主品牌的问题。据招股书显示,2014年至2017年上半年,MGPIN系列的销售收入分别为1.92亿元、2.14亿元、2.47亿元和1.42亿元,占各期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在7成左右;至爱终生产品的营业收入同期仅为4665.12万元、5063.55万元、3715.47万元和2207.39万元,占比不足两成且降势明显。
▲源自毛戈平招股书
值得注意的是,毛戈平还有一项化妆品培训业务,而在培训上,毛戈平也备受争议。比如,多次被媒体报道出“乱收费”、“PUA学员”等问题。证监会过会公告表示,毛戈平化妆培训收入逐年下降,要求其说明化妆培训业务是否属于职业培训范畴,培训分支机构、培训教师等是否有相关资质许可,经营是否规范,是否存在强制、诱导学员使用消费贷款、购买公司产品的情形,是否存在强制、诱导学员或者消费者使用“美容贷”等情况。
此外,在美妆行业竞争愈发内卷,研发和功效占据主场,营销逐渐失去流量光环的当下,毛戈平产品核心竞争力也要打出一个问号。
纵观毛戈平以往的出圈营销,大部分是聚焦在毛戈平本人出色的化妆技巧上,且在其产品营销中,经常能看到品牌或者合作的KOL、种草达人强调,使用其部分彩妆产品需要特定工具或需要一定上妆技巧。这对诸多追求简单、快捷的消费者而言,其实并不“友好”。在社交平台以及种草平台上,有很大一部分消费者反馈其产品使用感和体验感差,认为“换头术”靠的是化妆技术,而非毛戈平的产品。这也意味着,在产品本身的维度上,毛戈平核心竞争力并不明显。
另一方面,在外部因素上,有分析称毛戈平IPO搁置也与其股东苏州浦申九鼎投资中心(下称浦申九鼎)有关。据了解,浦申九鼎持有毛戈平10%的股权,是毛戈平最大的外部股东。在2018年,浦申九鼎被证监会立案调查,其所参与的IPO项目几乎搁浅,毛戈平自然也受到了一定影响。
不过,面对诸多问题,毛戈平似乎也正在逐步解决。
如前文提及,毛戈平在2022年布局了化妆品研发和生产,似乎意指弥补研发和代工短板,而加码投资,虽目前并无明确方向,但综合其他美妆企业近年来的投资方向,不难看出,其目的也离不开丰富企业在产业链或品牌矩阵等维度的布局。
而据了解,2022年12月,中国证监会对浦申九鼎的行政处罚落地,这也意味着其参与的IPO项目也能“松一口气”。
对于毛戈平而言,如果诸多布局能够顺利推进、实现,那么迎来敲钟上市,也将是水到渠成的事。但上市并非目的,也非终点,直面问题,夯实企业长足发展的根基,才是制胜市场的关键,这是毛戈平需要做的,也是诸多国产彩妆品牌需要共同努力的方向。